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于宗潼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2771
分享
395
粉丝
2690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于宗潼

于宗潼(1860~1934),字梓生,号西园,福山县(现福山区)湘河村人。出身于仕宦家庭。光绪十四年(1888)中举人。1889年中进士,官至四川劝业道。1894年俄国侵占东北,于宗潼上书谴责侵略者。1902年上书揭穿洋人逼迫清政府实行以税代厘和裁撤各地厘金局的阴谋,使之未能得逞。次年又冒死上条陈时事折,直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用人理财之弊,主张裁汰庸闲,开源节流,减缩开支。1907年任四川夔州知府,按清政府洋务局规定,洋人入夔传教、游历,当地官府皆须造册上报。于严守法规,对无护照不守法规洋人,责令属县关卡逐级遣送出境,一年中先后遣送出英、法、德、日来人30余名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5月,奉节县三角坝天主教堂丁神甫外出传教,路遇山洪爆发被淹死,而教堂司铎硬诬说被人谋害,扣押百余名农民,并扬言要派兵血洗三角坝,为丁神甫雪恨,激起农民义愤,连夜组织武装反抗。四川总督怕事态扩大,责令于宗潼查办。于即带领兵丁和刑房仵作(即法医)赶赴现场验尸,验明丁神甫确属淹死。司铎理屈词穷,只得放人,事遂解。宣统三年(1911)5月,清廷向英、美、德、法出卖川汉、粤汉铁路权。四川人民忧于亡国之危险,群起反对。8月24日,成都全城罢市、罢课,于宗潼到市民中演讲,表示支持。总督赵尔丰奉清廷谕旨严行弹压,下令向群众开枪,当场死难32人,众怒更甚而不散,赵又令开炮。于宗潼当即以身堵住炮口相阻,众得免,而于被罢官。离川时,百姓攀辕哭泣,焚香阻道,护送百里不绝。1912年于宗潼回归故里后,热心乡里公益事业。湘河村地势低洼,常受水害。于组织群众疏河修堤,使该村及邻村600亩粮田免除水患。1914年在烟台开办齐鲁大药房,首创中药分味单包,内放药卡,防止将药配错或用错。还开办学堂,参与编修《山东通志》,总纂《福山县志》,著有《浣薇书屋遗稿》、《西园居士文集》。

返回顶部